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十三五节能减排工作方案)

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

科学技术是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重要支撑。节能减排全民科技行动的工作目标,是针对全民节能减排能力建设的共性技术需求,研发全民节能减排能力提升系列工具,推广全民节能减排适用技术成果,开展全民节能减排科技示范。

推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二)推动能效水平提高。——加强工业节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明确目标任务、加强行业指导、推动技术进步、强化监督管理,推进工业重点行业节能。

年8月6日,国务院以国发〔2012〕40号印发《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该《规划》分现状与形势,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主要任务,节能减排重点工程,保障措施,规划实施6部分。

为实现“十二五”时期节能减排工作目标,国务院近日正式印发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提出了10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在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专项规划、产业政策时体现节能减排要求;强化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加强评价考核,实行问责制等。

因此,“十二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所带来的严峻挑战,交通运输发展不可能通过单纯依靠扩充能力的粗放式发展方式,而必须通过整合资源、强化管理、科技创新、深入挖潜的内涵式发展方式来解决。

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是?

1、我国“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是: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

2、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目标,即到201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单位GDP能耗下降16%;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从3%到1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到10%的目标。

3、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和路径。首要目标是到2015年底,通过多种措施累计节能达到16亿吨标准煤,其中绿色建筑、供热改革、公共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应用等四个领域各有所为。绿色建筑是重点,计划新建8亿平方米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其中20%以上的新建城镇建筑将实现绿色要求。

节能减排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是什么?

1、十一五计划是中国制定并实施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同理,十二五计划则是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均是对不同五年计划的简称。二者的区别在于面临的发展需求及问题不同,计划的具体内容和指向性不同。五年计划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体现出了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2、十一十二五是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简称。五年计划(The Five-Year Plan),后改称五年规划,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纲要,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

3、节能减排有广义和狭义定义之分,广义而言,节能减排是指节约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包括三废和噪声等)排放;狭义而言,节能减排是指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排放。

4、“十一五”规划提出,五年内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增长方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重要举措。尽管去年全国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目标未实现,加大了“十一五”后四年工作难度。

5、十一五规划有所扩展。国务院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进一步细化了各个领域和行业的减排责任,明确提出了一套量化的目标。它着重于优化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节能减排措施,设立了五个主要污染物减排的重点工程,旨在确保各项减排目标的顺利实施,彰显了国家对节能减排工作的坚定决心和实际行动。

中国如何推进“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

在产业结构优化上,中国严格控制低效重复建设,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升级。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调整外贸结构,促进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发展。同时,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工业节能方面,70%以上的能源消耗集中在工业,因此,中国对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技术进行了严格要求,如钢铁、石化等行业。

在“十二五”期间,工业节能工作着重于多个关键行业,通过结构优化和技术创新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首先,在钢铁行业,推进工序改进,如提高高炉喷煤比和球团矿使用,加强废钢回收,发展绿色钢材和节能型装备。目标是实现转炉负能炼钢、脱湿鼓风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提高二次能源利用效率。

指导思想是运用科学发展观,以转变城乡建设模式为核心,推动节能减排,政府主导并发挥市场作用,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政策。发展路径则强调绿色化、区域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推进,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市场机制,促进建筑节能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