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如何节能减排(合成氨 能耗)

工业合成氨混合气体在分离过程如何降温

1、把出来的气体冷却,降低温度,使反应向生成氨气的方向进行,再输回合成塔,是为了节约气体,又可以促进更多的氨气生成。

2、先将空气加压降温变成液态,然后再加热,使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留下的就是液态氧气。

3、B---工业用地是多次换热装置,好像要冷到-23℃。从工业合成氨塔中出来的气体是高温,你用水溶解氨是不现实的,水会被气化很多。

4、合成氨工业中分离氨气的方法——降低温度使氨气液化储存在钢瓶中。合成氨指由氮和氢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合成的氨,为一种基本无机化工流程。现代化学工业中,氨是化肥工业和基本有机化工的主要原料。

合成氨节能减排

1、电催化一氧化氮合成氨国家政策减污降碳的意义有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环境保护:一氧化氮是一种主要的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与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有关。通过采用电催化合成氨技术,将一氧化氮转化为氨,可以有效减少一氧化氮的排放,保护环境和改善空气质量。

2、合成氨行业在实施节能减排过程中存在问题和难点集中在生产、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处置和综合利用、排污等。

3、原料气精制:详细讲解了工艺流程、设备构造及操作要点,确保原料气的纯度。书中还涵盖了近年来的创新技术,如新型脱硫方法、醇烃化新技术,以及如何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突发事故。这些内容不仅适合于从事合成氨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也是化工类高职和中职学生的理想学习资料。

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的主要任务

1、我国“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是: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

2、二是严格执行工程建设节能强制性标准,着力提高施工阶段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率,加大对地级、县级地区执行建筑节能标准的监管和稽查力度,对不符合节能减排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工程建设项目,不予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不得通过施工图审查,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

3、法律分析:目的: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目标,即到201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单位GDP能耗下降16%;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从3%到1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到10%的目标。

传统合成氨工业需要采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近来美国化学家使用新型催化...

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如果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应该是低温有利,工业中用500°C是为了使催化剂达到最大活性以获取较高的反应速率;催化剂不能是平衡移动,它只是缩短了到达平衡的时间,所以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循环操作会不断分离产物,降低生成物的浓度,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右移。

而且,可采用类似于处理Ba—Ru/MgO催化剂的方法来回收Ba—Ru/BN催化剂中有用的Ba、Ru、BN混合物。 2 新开发的合成氨催化剂 丹麦哈尔多托普索研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研制成功可替代传统铁催化剂的系列产品。

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条件是:采用400~500℃的高温、采用30~50MPa的压强、加催化剂。分析: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接触面积;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温度、浓度、压强等知识结合实际工业生产来

合成氨废气如何处理

合成反应结束后,需要对反应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一般采用吸附分离技术,将氨从氮气和氢气中分离出来。分离后的氨可以进一步经过脱水、压缩等处理,得到符合工业要求的合成氨。工业合成氨的应用 工业合成氨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其中最主要的应用是作为化肥的原料。

氨气是极容易溶于水的,氮化合物废气则溶于碱性溶于碱性液体 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万川环保酸碱废气处理塔,根据6NO2+8NH3=7N2+12H2O 又或者4NH3+6NO=5N2+6H2O 等等的氮化合物和氨水反应 都会生成氮气和水,万川环保酸碱废气处理塔还可以添加物料进去 根据不同环境废气的浓度不同可以定制容量等等。

化工废气处理的一般方法有:吸收法、吸附法、热分解法、焚烧及催化燃烧法等。化工厂废气处理方法有哪些?化工厂废气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3种 吸收法:在化工废气处理有机化合物方面,采用比较多的是化学吸收法。

燃烧法:是将废气送入炉内进行烧解,高温燃烧气体中的有机物质被氧化分解,转化为低毒、无害的气体。这种方法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气的处理,但是设备和运行费用较高。 催化氧化法: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下,通过催化剂的作用使废气中的污染物质氧化分解,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