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有效运用“四种形态”,既要敢于较真、敢于担当,严格工作程序,还要提高工作能力。要发挥组织作用、组织优势,坚持民主集中制,集体研究、集体决策,严格组织程序,听取党委(党组)和有关方面意见。
“在用好第一种形态上深化,下功夫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使批评教育成为常态,关口前移、防患未然。”2018年第一季度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人次占比再创新高,正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要求的坚决贯彻落实。
运用“四种形态”要改变过去抓住线索“穷追不舍”的工作方式,以掌握违纪问题为重点,及时调查处理,做到快查快结。同时,加强与司法机关协作,对涉嫌违法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查处,防止纪委充当党内的“公检法”。
1、、领导班子整体政治素质高,在职工中树立了较好的形象。(2)、领导班子有较强的团队精神,班子成员分工明确,相互沟通协调较好,在重大问题决策问题上,是通过支委会、办公会议讨论决定,严格执行了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制度。充分体现集体力量,班子的团结统一。
2、一)探索建立“三清一评一树”政治生态净化机制。从“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评价、树正气”五个方面,建立了“一套标准化评估指标体系+一个智能化评估系统+一套常态化运行机制”的政治生态评估模式。
3、在理想、信念方面,自己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责任意识和政治敏锐性。在宗旨观念方面,存在着考虑个人利益多,自觉履行党员义务不够的问题。在近几年工作中,很少思考自己作为一名党员为集体都做了什么。在从事工作中,态度不好、思想工作做得不细的问题。
4、、领导班子整体政治素质高,在职工中树立了较好的形象。(2)、领导班子有较强的团队精神,班子成员分工明确,相互沟通协调较好,在重大问题决策问题上,是透过党委、董事会、股东大会讨论决定,严格执行了重大问题群众讨论制度。充分体现群众力量,班子的团结统一。
1、心得体会:运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着力净化修复政治生态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对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作出进一步部署。党内监督条例对把纪律挺在前面,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提出明确要求。
2、“四种形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方法论,要综合运用多种处理手段,坚持执纪方式多样化,体现灵活性和针对性。运用批评教育、诫勉谈话、党纪轻处分、重处分、职务调整或执纪审查等多种方式,处理各类违纪行为。坚持标本兼治,突出净化修复政治生态的重点。
3、批评教育提醒要实打实,首道防线不失守“四种形态”之中,首要强调的是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将监督执纪的关口前移,运用好批评教育提醒手段,守住纪律和规矩第一道防线。立足监督执纪的高度,体现教育提醒的严肃性。
4、通过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从“小节”抓起,严明党的纪律,可以有效防止党员干部带病往前走,把“好同志”与“阶下囚”中间曾经组织不管、纪律不管的地带改造成“带电”的缓冲区,防止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的现象出现。这既是对党的事业负责,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关心爱护。
5、实践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是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肌体健康的必然要求。要害是抓早抓小、敢于批评,加强日常监督管理;重点是违纪必究,治病救人,把全面从严体现在破纪之初直至立案审查之后的全过程;关键是明确责任、强化担当,形成统筹推进、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的良好局面。
6、切实扛起监督执纪的政治责任。运用“四种形态”,党组织的责任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执纪的力度不是小了、而是更大了。《条例》围绕落实党内监督责任,对党委(党组)、纪委和党的领导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
1、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 政治观念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基础,它关注每一个个体与的公共事务,不同的政治观念会导致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认知存在偏差。
2、建立促进生态文明发展的体制长远考虑,将生态文明建设切实纳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部署中。从国家层面,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法律、行政和科技等手段扎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担负起环境保护的职责,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全民行动的生态文明发展体制。
3、第一,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和生态伦理。我们必须摒弃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和做法,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4、其次要做好顶层设计,构建符合生态文明的发展战略,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抓手制定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产业政策,改变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着力推进全社会进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轨道,形成集约高效的生产方式、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和生山清水秀的态空间。
5、四要准确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于苗头问题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让“红脸出汗”渐成常态,发现问题及时让党员干部把问题如实讲清楚,为的是防止党员干部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